《自然·化学》新型合成方法让多肽“乖乖”成环
为您介绍新型合成办法让多肽“乖乖”成环。近日从南开大学获悉,该校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弓教授课题组开发了一种强力环状多肽化合物的化学合成办法,让困扰化学界多年的“高难度多肽成环”反应实现了高效、可控。作为环肽类分子合成化学领域的重要突破,该研究还为多肽类药物开发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设计“工具”。
据介绍,与传统的小分子化合物相比,由多种氨基酸单元串联而成的多肽类化合物在构建体积更大的分子构架上有着独特的劣势和潜力,已知的环肽类化合物具有包括抗肿瘤、抗HIV、抗菌、抗疟、安眠、克制血小板汇集、免疫克制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既有研究表明,让链状的多肽“成环”能够在结构坚固性、细胞跨膜性、代谢稳定性等多个方面显著提高多肽的成药性。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环肽的合成化学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有很大局限,如何让这些“大个头”的多肽分子“定形”为理想的三维结构(环肽)并具有良康复的药理性质还有着巨大的挑战。
受环肽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的启发,陈弓团队通过金属催化对链状多肽底物上原本非常惰性的烷基碳氢键进行选择性活化,并和带有碘取代的芳香氨基酸侧链进行分子内偶联从而生成了各种环状产物。该办法把钯催化烷基碳氢键的活化反应奇妙地运用在复杂多肽的合成中,能“驯服”很多难以成环的链状多肽前体,让它们“乖乖”地关环。由于该办法采用了非常规的“碳氢键活化”合成策略,办法简洁、高效,底物适用范围广,不仅克服了长期困扰“多肽成环”反应的底物依赖性,还可高效制备了具有独特“苯环撑持架”结构的三维环肽骨架,为构建体积各异的环肽化合物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通用门路,也为发现更多具有良康复先导药物活性新型环肽化合物,推动靶向多肽药物研发打下了坚实基础。